失落的一角,就用陽光一吋吋回填吧!
長期被盜採砂石的土地,就像大地破碎的肢體,難以修補,但是在水利署、財政部國產署及屏東縣政府的通力合作下,將以太陽光電做為「有晴石」,填補高樹鄉國有地破損的軀體!2017年10月22日,屏東縣潘孟安縣長在高樹光電示範計畫動土典禮上表示,高樹鄉部分國有土地長年遭盜採砂石而變得坑坑疤疤,被當地居民戲謔為「大峽谷」或「千島湖」。為了將惡地恢復原貌,水利署以5年時間利用「疏濬土石方」完成回填作業,但回填後並沒有水利設施可供農作,土地依舊閒置,這時縣府想到了點石成金的妙法:用光電來填補!
國產署在評估後也認為南部日照充足,是發展太陽光電產業的適宜地點,因此與縣府簽訂土地改良利用契約,攜手企業共同打造全台第1座「砂石坑回填光電示範區」,總裝置容量將達到36.079MW。
高樹光電示範區的施作面積約37公頃,第1階段將先設置1.079MW,預計於2018年4月完工,未來全數完成後,每年約可發電46百萬度,相當於12,600戶的家庭用電量。對此,潘縣長感性地說,這塊曾被傷害的土地,蛻變成永續低碳的綠能發電廠,讓屏東為台灣綠能再添新的里程碑。(摘錄)